设为首页 广告业务联系:0515-85036666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台房产东台房产

     均价 :    楼盘名:   
主页 > 资讯 > 本地新闻 >

【东台房产】绿色追求提升东台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时间:2014-05-22 09:46 来源:东台房产信息网 作者:东台房产网

东台产】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自然禀赋独特,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素有“黄海明珠金东台”的美誉。东部沿海滩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未被污染的生态湿地,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生态林场——黄海森林公园,全球最大的集风电光电于一体的绿色能源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七仙女”传说千古流传,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最古老的海春轩塔彰显历史传奇。现代文明与古老传承交相辉映,科学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并进。聪慧的东台儿女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一绿色平台上,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推进,用十年时间让这座城市绿意盎然,充满生机,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华美画卷。

    我市自2004年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同心协力,走过了七年打基础、三年抓攻坚的奋斗历程。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的发展定位,牢固确立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大力度推进转型升级,大手笔提升基础设施,大规模整治城乡环境,全面提高环境质量,建成江苏一流的人居环境,东台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以绿色生态可持续理念引领创模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创模,让全体东台人拥有这样的共识。

    我市致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怀,坚定不移把生态环境保护好。

    坚持绿色发展。我市把创模工作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以构建绿色经济体系为目标,围绕“高轻新”方向,致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新特产业,坚决不上化工、冶炼、造纸等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具有东台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创模是民生工程,也是德政工程。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放心食品,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市坚持把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创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生态建设、创造宜居环境作为重大民生实事工程,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实际成效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一以贯之。环保效益的体现大多具有滞后性,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抱着一种境界和担当,持之以恒,一任接着一任干,届届都有新突破。特别是近年来,把创模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工程抓实,把基础打牢,把生态建好,不断提高东台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以高标准的环境基础设施和运转水平推动创模

    我市坚持不懈加大对创模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十年来,累计投入环保建设资金60多亿元,仅2013年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置、工业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工程、环保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达10多亿元。

    建成全省一流的生活污染处理设施。污水处理方面,累计投入3亿元,先后建设城西、城东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120多公里,实现市区污水接管“全覆盖”,特别是2013年大力实施提标改造、污泥规范处置等重点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国家1级A标准。大力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按照“一镇一厂”的思路,一年内高标准建成10座一期规模1000-1250吨的污水处理厂,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建设、统一经费渠道、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运行管理,同步实施管网“十个必接管”, 这一经验在全省进行了推广。目前,镇级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近2亿元,新建污水管网220公里,基本做到应接尽接,人员、技术、资金有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污水达标排放。垃圾处置方面,建成苏北第一个日处理400吨的国家一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市区建成1座全封闭、自动化垃圾转运中心,各镇80吨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全部投入运转。全市保洁人员近3000人,实现垃圾清理常态化,“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健全。

    建成行业领先的企业节能减排工程。节能上,综合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资源,国华风电和国机苏美达、中节能、华电3个光伏电站项目相继投入运行,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50兆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年可提供清洁能源10.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5万吨。建成磊达余热发电、中玻余热发电和中粮沼气发电3个重点项目,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安和焦化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为经济开发区20多家企业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年节约标煤9万吨,成为能源循环利用的典范。近三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6.3%、14.7%、3.1%。减排上,2013年投入近1亿元,磊达、中玻、苏中热电等重点企业新上脱硫脱硝工程,大大削减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扎实开展化工生产企业清理整顿,累计关闭、转产化工等重污染企业117家,组织开展小塑料、小电镀、小炼油和小酸洗企业专项整治,153家企业全部整治到位,其中关闭取缔115家,整治规范38家。近三年来,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5144吨、氨氮570吨、二氧化硫2077吨、氮氧化物1566吨。

    建成苏北率先的环保能力。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环保能力建设,投入近3000万元开展环保标准化建设。先后组建环保沿海分局、核与辐射安全和固体废物监管中心、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中心、环境应急中心等专门机构,投入700多万元新增40台套大型监测设备,环境监测站通过国家级标准化验收。投入200多万元建成2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二氧化硫、PM2.5、PM10等6项指标,并与省、盐城市监测中心联网。新增2套噪声环境自动监测设备,24小时自动监测道路交通噪声变化情况。环保能力的增强,提升了环境管理水平,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最严厉的环保监管促进创模

    我市环保监管坚持全过程管控。

    突出源头控制。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 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和环评制度,招商选资绝不放低环保门槛,接受产业转移绝不接受污染转移,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层次项目的进入。近年来,先后劝退和否决污染项目数百个。着力推进“四区六园”规划环评,严格把关园区产业定位,实行错位发展,环评审批率达到100%。同时,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招引好的项目,近期实施的领胜移动互联产业城、东祥麟复膜铁、干细胞生物科技城、国机苏美达动力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都是因为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落户东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先后有35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80多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

    强化企业监管。突出重点企业监管,对化工、废纸造纸、印染、涉重等45家重点企业开展精细化监管、地毯式隐患排查,采取突击抽查、交叉检查、夜间巡查等方式,准确掌握企业排污情况,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突出重点行业监管,对全市污染源按行业属性和污染程度,分为重点、一般、基本无污染三级,推行差别化现场管理模式。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重点污染源项目“三同时”执行率一直保持在100%。大力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无证排污、超总量排污和超浓度排污等违法行为。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并与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

    加强环保执法。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10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1件,主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区域范围内无“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坚持把信访投诉作为发现环境隐患的第一信号,设立“12369”24小时环保热线和环保局长接访日,采取联合办案、圆桌对话等形式,确保环境信访、投诉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

    以大力度的专项整治推进创模

    我市坚持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实现了环境治理重点难点的新突破。

    突出水环境专项整治。累计投资7.2亿元,先后实施镇级供水主管网、南苑水厂10万吨技改扩能及20万吨深度处理等工程,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各项制度,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增至31项监测指标,24小时不间断监测,建成省第一批等级实验室。持续组织开展泰东河、通榆河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取缔6家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企业,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彻底杜绝市区内河工业污水排放,开展工业污水排放达标工程,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100%。全面开展黑臭沟河综合整治,历时7年通过截污、治污、雨污分流、调水、驳岸、清淤和河岸陆域整治等措施,全面恢复内河生态功能。对城市内河18条河道、48.2万平方米水面进行全天候保洁。开展农村河道整治,近3年疏浚镇村河道788条、土方2200万方,全市主要河道水质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采用先进技术对集中供热设施实行改造,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集中供热。西气东输管道对接和供气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餐饮服务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0.73%。开展市区三产油烟专项整治。建成机动车检测中心并通过省级验收,一次性淘汰更新出租车463辆,城乡公交车辆全部改用天然气燃料。加强市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管控,建立严格的秸秆禁烧责任机制和考核、督查机制,加强执法检查,连续2年被表彰为省秸秆禁烧工作先进地区。扎实推进绿色东台建设,近三年新增绿化面积263公顷,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6.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2平方米。

    重抓噪声和工业固废物管理。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营造宁静的城市环境。设置机动车禁鸣标志牌,加大机动车违章鸣号的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对营业性餐饮、娱乐场所、农贸市场、商场的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和综合整治。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严把夜间施工审批关,对夜间噪声扰民的投诉第一时间现场处理,确保市民生活、休息不受影响。加强工业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形成一企一档。对全市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专项执法检查,全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开展市容市貌与社区环境、交通秩序与营运管理、“五小行业”和集贸市场秩序、城郊结合部环境等整治攻坚活动,省爱卫办已向国家申请验收。开展以“三清一绿”、“六清六建”、“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75亿元,建成省级示范村2个,省星级康居乡村416个、环境整洁村801个。梁垛镇临塔村荣获“江苏最美乡村”称号,五烈镇甘港村荣获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称号。

    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创模

    我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强化组织领导。市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督查创模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市人大、政协加强调研指导,各部门、镇区密切协作,构建了合力创模的工作机制。认真编制实施创模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镇级污水处理、重点减排工程等进行专项奖补,建立定期会办、督查通报、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广泛宣传发动。市内新闻媒体、政府网站专门开辟创模专栏专题,市区及各镇区在主要干道以及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重点企业等重要部位设立大型固定宣传标语150多个,利用沿街电子显示屏、出租车、公交车等车载播放器,以及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短信平台发送宣传标语240万条,对创模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积极开展环保进镇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四进”活动,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环保教育,组织环保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造浓创建氛围,让创模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严格督查考核。市专门成立7个督查组,分片对各部门、各镇区创模工作情况进行全过程督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时办结。每周召开创模工作例会,通报创模工作进展,下发重点任务交办单,由市纪委跟踪督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升级版”的指标体系,把创模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在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中增加分值权重。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大、影响全市创模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问责。

(责任编辑:东台房团网)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5609631@qq.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