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国务院发布“新国十条”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接着,今年6月初,住建部、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出通知,对“新国十条”中的二套房认定标准进行明确“认房认贷认调查”,而且是以家庭为单位。
很明显,“新国十条”意图通过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打击投资投机购房,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被公众称之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
然而,最近,由于市场持续低迷,成交量大幅度下降,房价开始下跌,一些人试图混淆舆论,干扰政府决策,影响市场预期,接连释放出房地产调控可能再次中途终结的消息。比如,《南方都市报》报道称,7月11日,被媒体广泛报道为“住建部官员”的某女士在深圳公开分析说,对第三套房不放贷、对没有社保人员限制购房数量等临时性政策有可能放松和退出。于是,一时间,市场上关于房地产新政松动的说法风声四起,甚至有人将该言论解读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即将松动、政府即将再次救市、市场即将逆转的信号。
再加上近期不断有媒体接连报道称,国资委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同时,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大连、深圳等地多家银行已经重启第三套房房贷,乃至对于第二套房的房贷政策也有松动的迹象。
这样一系列消息,在市场上迅速产生了反应,房地产市场舆论迅速转向,从坚信房地产市场调控不会放松,转向为房地产市场调控可能夭折。而且,在市场实际方面,上述系列消息误导了市场预期,有不少人分析猜测认为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或放松,甚至有开发商、炒房者试图再次抬高房价,或释放房价将报复性上涨的舆论。
正因于此,7月12日,银监会、住建部、国资委三大部委赶忙集中表态,称现有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没有变化,共同否认房地产市场调控转向、调控政策将松动的虚假消息。
银监会表示,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房认定标准通知》的政策要求和标准,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遏制部分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关于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房的认定,其政策要求和标准没有任何变化,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不能动摇。住建部声明称,将督促各地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国十条”等调控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国资委表示,不存在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房地产央企拿地的事情。
或也正因于此,媒体报道7月11日在深圳释放对第三套房不放贷、对没有社保人员限制购房数量等临时性政策有可能放松和退出这一消息者,赶紧于7月12日下午公开澄清,称有关媒体报道的消息纯属误读。
就这样,涉嫌公开释放虚假重大房地产政策消息者,在造成重大市场反应之后,再次以“澄清”为“媒体误读”的方式,将一幕闹剧收场。常言所说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句话,在房地产市场上再次得到验证。
当“闹剧”尘埃落地之后,我们不妨来点理性分析。应该说,在此前房价过快上涨、大量透支市场有效需求、一系列严厉调控举措之后,市场预期已经彻底逆转,房价下降大势已经确立,市场大势已经彻底异变。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这种大势,不是一般的反向力量所能改变的。
在这种大势下,如果调控大背景、市场大背景不变,只是第3套房房贷政策微变等因素变化,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对市场的影响力其实不大,甚至可以说可忽略。这是因为,购买第3套房的,是绝对的投资或投机性的购房。
在严厉调控、市场异变后,就连购买第二套房的投资投机者都已经远离了市场,又能有多少人会去购买第三套房?更何况,第三套房的房贷政策,本身就比第二套房的房贷政策还要苛刻,首付一般是要60%左右,利率要120%。
这样来看,所谓第三套房贷政策松动,除反应出政府政策措辞模糊、存在漏洞、地方政府或商业银行不严格执行中央政府政策外,主要反应出了市场有关人士试图影响公众对房价的预期、干扰政府决策等问题,而其本身对市场的影响根本就并不大,改变不了市场大势,用不着过于为之担忧。
(责任编辑:东台房产信息网网编)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56096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