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不退,工作不久的年轻人饱受困扰。他们或为爱侣“有
房才结婚”所苦,或为“安居才能乐业”的传统思想所锢,或为父母“赶紧
买房、再涨就永远买不起”所逼,在
买房路上苦苦求索。租房还是买房?独自支付还是要家人支援?成了困扰年轻一代的头疼事。
梦想与现实——离房子有多远“都说今年金融危机,
房价会大降,结果吃了大亏了。 ”8月20日,从合肥经济开发区某售楼部办好手续的干宝柱满脸无奈,后悔对形势判断不准,没有在年初果断下手。现在的
房价每平方米比年初涨了四五百元,他买的90平方米的房子要多付4万元。
干宝柱三年前从北京某高校研究生毕业来合肥工作,现在是一家公司的技术员,每月工资3000多元。女朋友是公司同事,两个人工资加一起近6000元。每月去掉日常
生活开支,结余不到4000元。人到而立之年,结婚成了紧迫的事情,买房便成了他首先要解决的大事。
“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关注房价了。 ”干宝柱说,为了买房,
自己从以前从来不看报纸
房产广告,变成拿到报纸就翻
房产广告版,然后就是打咨询电话、骑车到现场观看。一年多下来,跑了三十个
楼盘,最终选了位于高新区的一个
楼盘,每平方米4600元,加上契
税之类的总价44万多元。干宝柱和女朋友共同付了13万元的首付,然后办了15年的银行按揭,每月要还银行2300元。 “以后日子会很窘迫,但不敢再等了,怕楼价还要涨,而且没有房子,女朋友也不
可能同意结婚啊。 ”
“没有房子就没有老婆”,加之现在几乎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结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因此先买房才结婚就成了绝大多数城市青年的必然。 “再说,结婚生孩子后,孩子上幼儿园上学了,没有房子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啊。 ”干宝柱说。
很多和干宝柱想法类似的年轻人就是这么考虑,与其每个月的工资不少的一部分都交给了
房东,还不如艰难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对于赶上这两年金融危机时毕业的大学生,买房已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我的感觉中好像一定要有房子的,特别是男生,压力真的很大。没有房子哪有女孩子愿意跟你?我好多同学想着要结婚,但是在有些大城市,好几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买1平方米。
如果是贷款的话,对刚毕业没几年的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拿什么来供房呢? ”去年毕业于合肥某高校的小何说,对于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买房无异于“火中取栗”,自找罪受。
据了解,合肥房价经过年初的短暂“蛰伏”后,很快就呈强劲反弹之势。 6月份,就从年初的4000元/㎡左右,上涨至4300元/㎡左右,上涨速度和幅度都逼近合肥2007年创造的楼市纪录。望着不肯止步的房价,青年们内心焦躁,反复盘算着:买还是不买,该在什么时候买。
“啃老”与自立——独自难以承受之重结婚
购房是“刚性需求”。当下,80前后的年轻人俨然成了
购房的主体。据合肥蜀山区某房产公司销售经理介绍,他们楼盘的购买群体50%左右是年轻人。但是对于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房价显然是座背不动的“大山”,手头窘迫的年轻人中不少人都加入“啃老族”。
据记者调查,在已购房的年轻人中,有八成都是父母支付了大部分的房款,或者是付了首付,孩子每月还按揭的。商务部发布的一份中国结婚市场
发展调查报告也指出,
全国城镇结婚消费中,有81.6%的新人得到了父母们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其中主要的就是买房子。买房“啃老”,已然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对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来说倒也无妨,但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就成了一个极大的负担。
“都是逼出来的,谁都不想做寄生虫,单靠自己,连首付都怕要攒到35岁了。 ”小何说自己的父母只是一般的工人,并没有多少积蓄,看到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到老还要为孩子买房操心,真是惭愧和难过。
“我们现在还在事业的打拼阶段,经济实力不足以应付高房价,请父母援助买房,没有什么不对。 ”一位小伙子认为,父母有闲置
资金,资助一下儿女是人之常情,不能等同于“啃老”。如果父母实在没有多少钱,子女硬要他们拿钱出来才是“啃老”。采访中,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表示鄙视“啃老族”,但他们却都承认买房子家人出钱了,“这确实是无奈之举,靠自己买房子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
8月22日,在合肥桐城路一个楼盘处,记者遇见一位家住外地的许姓妈妈来给在合肥工作的儿子看房子。许妈妈说,她们都是工薪阶层,好不容易把孩子供到大学毕业,本以为可以松口气,没想到又遇到高房价,又要为孩子的房子操心着急。虽然孩子每月收入4000多元,但要靠孩子积攒的那点钱还是买不起房子,只能租房,经常流动,老这样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打算拿出多年的积蓄,帮孩子付首付,买下个房子。采访中,一些父母甚至表示,自己存钱就是为了给孩子买房结婚用的。 “父母忙一辈子,就是为孩子忙,希望他们能过得好一些。拿钱给孩子买房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位父亲这样告诉记者。
“
目前80前后的需要成家,90后在逐渐跟上。这样的
情况下,将有非常大的住房需求。 ”同济大学的蒯正明博士认为,现如今,年轻人靠自己基本就买不起房,在中国一对年轻夫妻买房,身后有两个家庭做后盾,青年一代结婚购房依靠双方父母也就成了普遍且正常的现象。
观念与选择——买房还是租房房子确实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是否人人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特别是对于那些眼下并没有经济实力的年轻群体呢?
今年五一结婚的小王,去年年底趁着当时房价下降,在政务区买了套50多万元的房子。当初他和父母诉苦,说按揭
房贷,一结婚就背上了沉重负担,生活压力太大。老两口心疼儿子,不仅拿出压箱底的20多万元,还让小王姐姐姐夫赞助10万元,总算大功告成,小王也顺利结了婚。
但现在小王有点后悔,觉得当初不应该让父母和姐姐姐夫出钱。为什么呢?姐姐姐夫经济也不富裕,提供赞助后,姐夫便经常埋怨姐姐,导致两人关系紧张。 “而且现在感觉自己有时自由都受到了限制,买个什么东西,父母姐夫都会出来管。不能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了。 ”他说,“当初真不如一狠心自己按揭,一来自己不会感觉欠了家人,二来也是给自己压力,促使自己更加努力挣钱。 ”
“中国人有着安居乐业的传统思想,没有自己的房子,心里就没有安全感。父母也都想为孩子安顿好一切,孩子也心安理得接受父母的援助。 ”现在省城某高校任教的李强教授曾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他说,即便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35岁之前的年轻人就拥有自己房子也是不多见的。美国社会崇尚独立,孩子成年后,父母一般很少会为孩子掏钱买房,年轻人大多是先租房,通过自己的奋斗,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中国传统的家庭内部互助,有时阻碍了个人的奋发向上,滋生了个人的等待“免费午餐”、搭便车心理。
现在自己开公司、事业有成的任先生比较认可这种观点。他说:“我结婚的时候没房,就和老婆在郊区租住民房。虽然不能要求现在年轻人也要这样,但是思想上,年轻人确实应有一种吃苦精神,敢于自己奋斗,等条件成熟时靠个人力量解决住房问题。暂时买不起房的,可以先租房住。 ”“社会流动加快,一些传统的观念需要刷新。买房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省社科院社会学所顾辉博士分析说,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中就有着一个家的梦。但是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户籍制度改革、择业自由度的扩大,年轻人的流动性很大,很难保证说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与其为了买房背上沉重的经济重压和思想负担,一辈子生活在紧张劳累之中,不如把钱先用到个人的发展上,比如学习深造、个人创业等。(黄永礼、李芳玲)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56096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