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省城其它高端楼盘显然不具备万国城MOMA“天时、地利、人和的众多优势,难免销售遇阻。
地价高,楼面地价就高,房价也就水涨船高。2011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压下了房价,却没压下地价,城市中心的地块,仍是不少开发商高价角逐的对象。
这一年,大小开发商在这“一高一低的剪刀差中艰难地熬着。在这个时候,保证销售量,是惟一、有效、快速回笼资金的办法。于是乎,大大小小的项目都搞起了“团购,大家不约而同地采取压低利润空间的方式争取客户。
可是,对于大型房地产名企和中小型房企来说,这样做效果如何呢?大小房企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博弈呢?俗话说得好,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从现在起,大家拭目以待。
话题6 土地与楼价
背景新闻:
1、2011年11月,太原宗地编号为CG-1135地块由于买家竞价太低而流拍。这是9月份宗地编号CG—1125、CG—1126、LG—1128三块地相继流拍之后,太原又一宗土地陷入流拍的尴尬境地。
2、2011年11月9日,太原市首次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对原山西电机厂的两宗地块进行公开出让。这两块地却因为之前溢价率太高而中止拍卖,在二次拍卖时仍然拍出高价。当时的报道称:此次竞买,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最大化,成交价实现12.04亿元,为企业搬迁改造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而且实现了土地成交后对房价的有效控制,避免了高房价的出现,保障了民生。
楼市观察员:袁纶华、李春光
开发商拿地谨慎
为了防止出现新“地王,政府在土地出让前期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2011年备受关注的原山西电机厂两宗地块,就是在首次拍卖时溢价率过高而中止。在二次出让时,太原市政府首次采用了“限地价、竞房价的方式,有效防止了地价出现新高,维护了土地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也正是因为政府层面的正面引导,2011年,开发商们拿地开始谨慎、理性,不再如此前“疯狂。在全国范围内看,开发商拿地热情都在不同程度地迅速减弱,全国各大城市土地流拍、底价成交屡屡出现。
拿地谨慎的原因是: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宏调的风口浪尖之上,开发商拿地时保持比较稳的心态,不会出现过分抬高地价的现象;此外,在国家调控政策趋紧的情况下,开发商资金链吃紧。更多的购房者持币观望,导致商品住房成交量下滑,资金回笼更加困难。
楼市观察员:张建华
楼价跟着地价涨
作为楼盘开发重要成本之一,土地成本更是惊人,并带动得楼价节节攀升。省城在售项目的土地平均成本已经达到160万元/亩至200万元/亩,楼面地价平均水平为800元至1000元/平方米。平阳南路、龙城大街、滨河东西两路南延段、晋阳湖周边等规划热点区域的城中村,开发商不仅要支付政府土地出让金,村民对拆迁赔偿款标准的预期也节节攀高。部分在售在建项目实际投入的土地成本已达到1200万元/亩,即楼面地价达到5000元/平方米,这比部分在售城中村项目的价格还要高。
楼市观察员:李峰
土地市场表现一般
中国信息集团太原机构近期统计了一组数据: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太原土地供应面积为293.52万平方米,而成交面积为236.43万平方米。从2011年前11个月土地市场看,土地总供应量相比2010年增加,但土地总成交量却减少,土地市场整体表现一般。供大于求,开发商拿地谨慎。
话题7 团购与散户
背景新闻:
1、曾经利润点丰厚、不接受团购的名盘们,眼下纷纷放下身段,主动寻找团购“大客户。一些实力不济的中小房地产开发商,项目还未开发,就以超低价格四处寻找单位职工团购。
(责任编辑:东台房团网)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请与我们联系5609631@qq.com